今年恰逢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学校之一大夏大学建校100周年。5月22日上午,“大夏流芬:大夏大学建校百年文物文献展”在华东师大博物馆展厅开幕。此次展览汇集了200多件大夏大学文物文献展品,以“学人翰墨”“文献集珍”“金石证史”“流芬师大”4个版块,全方位呈现大夏大学在现代中国教育史上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展品中,《王伯群日记》《欧元怀日记》等重要文献,均是首度公开展示,是大夏校史甚至中国现代高教史研究中的重要文献。
展览现场
200余件展品勾勒大夏大学27年历史
1924年6月1日,一群怀抱“光大华夏”之志的师生,在上海创建一所以“师生合作”为基石、以“教师苦教,职员苦干,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为支柱的现代大学——大夏大学。其后20多年间,尽管时世多艰,大夏师生在王伯群、马君武、欧元怀等教育家的领导下,筚路蓝缕、砥砺前行,最终将大夏大学建设成有着“东方哥伦比亚大学”之誉的现代名校。1951年10月16日,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新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从1924年到1951年,大夏大学在上海历史和中国现代教育史上都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本次展览策展人、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丁小明介绍,为筹办此次展览,华东师范大学拿出了本校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最重要的藏品,还向校外收藏家借展了部分重要藏品。丁小明亦拿出了不少个人收藏。此次展览中的“学人翰墨”版块是展览的重头戏,汇聚诸多大夏先贤翰墨手泽。这部分集中展示大夏大学先贤王伯群、马君武、欧元怀、王毓祥、吴浩然、鲁继曾、林森、孙科、马公愚、王蘧常、邵力子、陈柱、钱仲联、刘大杰、田汉、王元化等人的手泽真迹50余件,其形式有对联、条幅、横披等。该版块有一幅孙中山书赠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的对联,是本次展览中最重要的展品。这件作品是从著名收藏家、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处借展。孙中山的书法大气磅礴,“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的联文亦让人回味。
孙中山书赠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对联“这一对联是孙中山、王伯群之间长达20年的革命友谊的见证。同时也是大厦大学校史的写证,更是学校‘包容谦逊’精神的体现。”丁小明说。“文献集珍”版块集中展示期刊杂志、照片、毕业证书约90余种。这些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大夏大学发展的历史细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件展品是大夏大学创始人之一王伯群的81册日记。这些时间跨度长达30年的日记中,记载了诸多大夏大学的日常细节往事。不少内容还可与其它文献对读。例如王伯群1937年的日记中提到由于战事,大夏大学要迁往江西。继任校长欧元怀的家书中亦提到了这件事。对读文献,钩沉往事,大夏大学的历史在泛黄的故纸中鲜活起来。
展品中的老照片
“金石证史”版块以展示大夏大学存世的金石文献为主,如印章、《大夏大学迁校碑重镌记》、《思群堂记》拓片、《王伯群墓刻石》等20余件,另有大夏大学校长之一马君武旧藏魏晋南北朝隋唐碑刻造像拓本30余品。“流芬师大”版块则是充分响应为支持此次展览而立项的“华东师范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示范”这一主题,主要呈现从大夏师生转成华东师大教师如欧元怀、陈旭麓、程俊英、王元化等人的手稿、照片及相关文献40余件,以此着重说明大夏大学与华东师大之间的学脉传承关系。
王元化日记
先贤精神已成今人珍贵财富
“大夏大学的这段历史,给今人亦能带来许多启示。”丁小明说,展览中有一份“大夏大学建校决议书”,揭示了大夏大学建校之初的一段往事。大夏大学1924年5月、6月在上海初建时,共有7位发起人,但到了8月,其中4位退出,欧元怀、王毓祥、傅式说3人坚持建校。再加上后来王伯群的加入,成为大夏大学历史上最重要的“四杰”。
大夏大学建校决议书
“《王伯群日记》中记载了诸多大夏大学面临的困境,很多时候学校都差点关门。甚至有一次电费都付不起了,电力公司马上要拉闸。” 丁小明说,看过大夏大学曾经的“紧日子”、“苦日子”,更敬佩先贤的精神,“从他们建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事业成功的核心在于‘不放弃’。1924年上海私立高校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大夏大学这所起于微茫的私立大学能够生存发展壮大,成为‘东方哥伦比亚’,最初这批人的坚持非常重要。”
王伯群日记
“置身展览之中,我觉得我们是在体验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是在纪念一段弥足珍贵的历史。”欧元怀之子、华东师大退休教师欧天锡在展览开幕式上动情地说:“在展览老照片中,我看到多位我非常熟悉的大夏前辈的身影,其中也有我的父母。当我站在这里,仿佛又置身于他们的音容笑貌之中,仿佛又聆听到他们的谆谆教诲,甚至还能感受到他们的呼吸与脉搏。”“大夏大学的历史已经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的集体记忆和珍贵财富,同时也在激励着每一位今天的华东师大人,继续光大华夏的雄心壮志。”欧天锡感慨,“正可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我们对大夏大学的纪念应该不仅仅停留在它百年诞辰的今天,而是永远。”本次展览由华东师大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中文系古籍所主办,小绿天楼写本文献研究工作室、华东师大软件工程学院国家工程中心协办。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