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1日下午,校长助理、博物馆筹建办主任程静、博物馆筹建办咨询专家龚若栋、朱小怡及筹建办工作人员胡盈、赵胜刚一行到闵行校区气象观测站和实验C楼地理学博物馆实地调研。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段玉山及地理课程中心研究生同学们陪同调研。
在调研中,筹建办观看了地理学博物馆自主研发的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系列设备、数字星球系统,以及自主研发的系列GIS--中学地理辅助教学系统。随后,筹建办与地理学博物馆师生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地理学博物馆整体规划建设方案,段玉山介绍,地理学博物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宗旨,以上海市地理基础教育研究基地为依托,以丰饶的地理学标本的收藏、保护、研究、利用为主体、以数字化、虚拟成像、多媒体等多种现代高科技技术为手段,通过系统的展示和展演,为观众提供亲身参与和互动体验,立足将地理学博物馆建成:我校及所在区域的地理学资源展示中心;地理教育学科高地;国民地学素养养成研究重阵。
在座谈会上,博物馆筹建办咨询专家龚若栋指出:大学博物馆是大学综合实力的体现,图书馆和博物馆就像一所大学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博物馆处于建设发展的大好时机,建设地理学博物馆起点要高、目光要远、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在具体的建设中,龚若栋建议:由于学科的特殊性,与社会上的博物馆不同,要建成的地理学博物馆可利用高校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不仅仅限于观看,还可利用现代高科技、计算机、遥感等高新手段开展有参与性、虚拟性、趣味性和体验性的活动,例如地震震级的模拟,泥石流等,使其更具教育和科普的作用;龚若栋强调:博物馆具有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首先要在标本藏品整理、保护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实物(水、土、岩石、矿物等标本)藏品的展示;其次要依托高校多学科综合优势、强化博物馆的科研教学功能,服务师生、服务科研、服务社会。尤其新校区的博物馆,更应该在服务社会上要多花点心思,多花点笔墨,用比较通俗的表述方法展现出来,为学校所在的地区的中小学教育和市民地理地质灾害逃生及科学知识的普及做出积极贡献,服务社区,惠及市民。
博物馆筹建办咨询专家朱小怡认为:博物馆建设藏品资源很重要。她建议首先要进一步整合地理学院的藏品资源,做好统计梳理和分类工作,特别是对珍贵藏品的梳理;要着力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比如珍贵标本的采集过程和采集方法等,为开展科普教育提供素材;从地理学博物馆未来发展考虑,还要进一步做好整体建设规划,包括博物馆的建制、人员的组织,以及对外开放和接待的运作机制和管理制度等。
最后博物馆筹建办主任程静做了总结性发言:第一,藏品是博物馆的基础,藏品的整理规划,可以先做起来,要有时间进度,有计划;第二,明确博物馆的建设目标、定位,比如建设区域级博物馆需要的人员、志愿者人数、接待要求、日常维护费用等;第三,明确地理学博物馆的导向,做好服务社会、普及生命教育、避免地理灾害及后果、培养公民的环境意识等。
图文来源|博物馆筹建办、地理科学学院 编辑|赵胜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