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楹联习俗申报专家论证会举行
4月13日下午13:30,由华东师范大学文化建设委员会主办,社会发展学院、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单位承办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华东师范大学楹联习俗申报专家论证会在中北校区地理楼301顺利召开。来自上海社科院、上海市非遗中心、上海市非遗保护协会、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以及上海市收藏协会的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论证会由上海市非遗保护协会主席高春明主持。
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教授对楹联习俗申报做了专题汇报。他首先播放了十几分钟的申报片,图文并茂的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楹联习俗的基本情况。田教授就楹联习俗的申报历程、楹联习俗的悠久历史、主要特点、价值和影响等方面做了详尽的汇报。田兆元教授指出,华东师范大学楹联习俗起点高,大师云集,是海派楹联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公寓先生培育了大批优秀弟子,苏渊雷先生是上海市楹联学会会长,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楹联习俗注重国际化传承与传播,通过孔子学院、“书法小联合国”向世界传播优秀的楹联文化;多部门参与、多风格传承、集体传承特点突出。
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对申报书和申报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上海市文广局非遗专家组成员、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郑祖安认为,华东师大有条件申请楹联习俗非遗市级项目。上海市收藏协会秘书长朱裕平认为,楹联习俗与建筑环境、与四时更替、与民俗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华东师范大学应该带头申报上海市非遗项目。上海市非遗中心办公室主任张黎明指出,华东师范大学申报楹联习俗,要从民俗角度切入,注重楹联的使用,尤其是它的教化功能。上海市文广局非遗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蔡丰明认为,华东师范大学申报楹联习俗,要跳出校园楹联习俗的圈子,将上海市的楹联资源联合起来,进行资源的整合,承担起社会责任。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忻雅华认为,华东师范大学重点发挥它的教育研究价值与智力开发价值,注重与社会联合,在楹联创作、研究与传播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上海市非遗中心的林静从申报书的具体细节和内容方面,对楹联习俗给出了详细而中肯的意见。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丁金宏教授与档案馆的魏明扬老师,也就本次专家论证会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高春明主席做总结讲话。他指出,华东师范大学楹联习俗这个项目好,资料详实完备,立项依据充分。建议申报方向可以跳出华东师范大学校园文化的限制,面向社会整合楹联习俗,从书法传承、艺术传承、编纂传承等几个方面培养传承人,传承优秀的楹联文化,担当起社会责任,为国家、为社会服务。
(文字:周俊;图片:肖园 ;编辑:赵胜刚)